铝板带材产品生命周期评价报告
报告主体:中铝瑞闽股份有限公司
核查时间范围:2024.1-2024.12
编制日期:2025.5.20
为了全面评估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对环境的影响,帮助企业决策者识别生产工艺过程的改进点,促进资源高效利用和实现环境保护,增强企业和产品的可持续性发展,本报告按照ISO 14040及ISO 14044的标准对中铝瑞闽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铝板带材产品进行了生命周期影响评估研究。
本次评价的系统边界为摇篮到大门,声明单位为1kg 铝板带材产品,影响评价方法采用ecoinvent - EF V3.1方法。
本研究包含的范围有原材料获取阶段、原料运输阶段、产品生产阶段和废弃物处置阶段,生命周期清单(LCI)包含了从企业收集的覆盖了99%以上原材料及能源等消耗的实景数据,并充分考虑了数据的技术代表性、时间代表性和地理代表性。由于上游数据收集的局限性,背景数据使用了Ecoinvent 3.11数据库。
本次生命周期影响评价严格遵循ISO 14040及ISO 14044的标准,采用ecoinvent - EF V3.1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体系,全面考虑了25个环境影响指标,重点量化了产品在全球变暖、酸化、富营养化、光化学臭氧生产、化石和矿石及金属的非生物消耗、臭氧消耗、水消耗这几个方面的环境影响。经对各环境影响类别贡献度的深度解析,研究结果表明,铝锭在产品生命周期各环节中占据主导地位,成为引发环境影响的核心因素。这一结论为后续优化产品设计、改进生产工艺、制定可持续发展策略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与决策依据。
中铝瑞闽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铝业集团高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铝高端制造)控股、福州市交通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福州市政府)参股的股份制公司。公司设有6个职能部门,9个管理运行一体化中心,4个临时部门。现有4个子公司,2个分公司。
公司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及优秀的研发团队,是省级、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福建省百强企业、福建省高新技术企业和福建省制造业信息化应用示范企业。公司是铝业管理倡议ASI会员单位、国家级绿色工厂,是国家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企业、国家“安全文化示范企业”、中国海关高级认证企业、全国质量标杆企业、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单位。公司主要产品有金属包装用铝、3C电子电器用铝、中高端印刷板和交通用铝等铝合金板带材,广泛用于金属包装、电子电器、印刷、交通运输、建筑等国民经济各领域,并出口美洲、日本、韩国、东南亚、非洲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瑞闽”牌铝板带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公司综合实力在全国铝板带材企业中位列前三。
公司不断加强内部规范管理及制度化建设,持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等体系建设,通过IATF 16949汽车板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中国船级社认证、ISO14021管理体系认证、AEO海关高级认证、国军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ASI PS、ASI COC等管理体系认证,以严格规范的过程管控和优质产品服务客户,回报社会。
公司2020年荣获“第二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称号,荣获“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通过“国家级绿色工厂”评审。
公司坚持创新发展、绿色发展的理念,致力于建设原料绿色、生产绿色、排放绿色、产品绿色、回收绿色的“五位一体”绿色发展循环体系。公司拥有柔性生产能力,能够依据客户对合金、性能不同需求,为客户量身定制原材料。公司是国内铝加工行业信息化水平最高的企业,是国家两化融合领域“双创”25强,建有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高级计划排产系统(APS)、制造执行系统(MES)、过程控制系统(PCS)四大系统,为国家有色金属加工行业智能制造提供了应用新模式。
公司的主体设备从欧美等一流设备制造厂家引进,具有采用国际先进低液位组合铸造技术的液压半连续铸造机,配有意大利TENOVA+EBNER进口的汽车车身用铝合金板生产线、美国热电公司先进的凸度仪和康耐视公司先进的表面检测系统,能够提供优质宽幅的热轧产品;其中两台六辊CVC冷轧机由德国西马克公司和瑞士ABB公司联合制造。中心试验室配有加拿大ABB制造的测渣仪,德国蔡司扫描电镜、显微镜,美国红外光谱仪、二辊及四辊的试验轧机等,具备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装备保障能力。
中铝瑞闽能够提供金属包装、交通用铝、动力电池用铝、电子电器所需的铝板带材产品,金属包装应用范围覆盖易拉罐罐体、罐盖料、拉环料、铝瓶料、铝箔坯料等包装用材,是国内、国际多家大型制罐企业的主要供应商;交通用铝应用于乘用车车身覆盖件、车身结构件、车身装饰件等;动力电池用铝主要有动力电池外壳及盖板、一体化盖板、防爆阀片、电池箱组外壳等;提供电子电器所需的各种外观及内部结构件铝合金产品,应用于手机、笔电、家用电器、电容器等。此外还能够提供优质阳极氧化铝合金产品,应用于电子产品(手机、笔电)外壳、家用电器面板 、汽车内外装饰、照明、室内装潢、标牌、箱包、首饰盒、高端幕墙等,是国内领先的阳极氧化材料供应商。
国际标准化组织颁布了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的标准体系,并对生命周期评价的概念、技术框架及实施步骤进行了标准化。我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也依据国际标准制订和颁布了生命周期评价的国家标准。本报告参考的国际准则及国家/地方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
(1)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和使用指南》
(2)ISO 14040: 2006《环境管理 生命周期评价 原则和框架》
(3)ISO 14044: 2006《环境管理 生命周期评价 要求和指南》
(4)ISO 14025《环境标签和声明 Ⅲ型环境声明 原则和程序》
(5)EPD International PCR:BASIC ALUMINIUM PRODUCTS AND SPECIAL ALLOYS,VERSION 1.0,VALID UNTIL 2026-12-09
产品 product
任何商品或服务。
产品系统 product system
拥有基本流和产品流,同时具有一种或多种特定功能,并能模拟产品生命周期的单元过程的集合。
系统边界 system boundary
通过一组准则确定哪些单元过程属于产品系统的一部分。
过程 process
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
单元过程 unit process
进行生命周期清单分析时为量化输入和输出数据而确定的最基本部分。
功能单位 functional unit
用来作为基准单位的量化的产品系统性能。
声明单位 declared unit
用来作为部分产品碳足迹量化的基准单位的产品数量。
中间产品 intermediate product
在系统中还需要作为其他单元过程的输入而发生继续转化的某个单元过程的产出。
产品流 product flow
产品从其他产品系统进入到所评价产品系统或离开所评价产品系统而进入其他产品系统。
能量流 energy flow
单元过程或产品系统中以能量单位计量的输入或输出。
注:输入的能量流称为能量输入,输出的能量流称为能量输出。
输入 input
进入一个单元过程的产品、物质、能量流。
注:产品和物质包括原材料、中间产品和共生产品。
输出 output
离开一个单元过程的产品、物质、能量流。
注:产品和物质包括原材料、中间产品、共生产品和排放物。
取舍准则 cut-off criteria
对与单元过程或产品系统相关的物质和能量流的数量或环境影响重要性程度是否被排除在研究范围之外所作出的规定。
生命周期 life cycle
指产品的一系列连续且相互联系的阶段,包括原材料获取或从自然资源中生成原材料以及生命末期处理。
生命周期评价 life cycle assessment
一个产品系统在其整个生命周期内的输入、输出和潜在环境影响的汇编与评估。
生命周期清单分析 life cycle inventory analysis (LCI)
生命周期评价的阶段,涉及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内输入和输出的汇编和量化。
生命周期影响评价 life cycle impact assessment (LCIA)
生命周期评价的阶段,旨在了解和评估产品系统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潜在环境影响的大小和重要性。
生命周期解释 life cycle interpretation
在生命周期评价阶段,根据确定的目标和范围,对生命周期清单分析或生命周期影响评价,或两者的结果进行评价,以得出结论和建议。
敏感性分析 sensitivity analysis
用于估计与产品碳足迹研究结果相关方法和数据的选择影响的系统程序。
影响类别 impact category
代表关注环境问题的类别,可将生命周期清单分析的结果分配给这些类别。
废弃物 waste
持有人计划处置或被要求处置的物质或物品。
原材料 raw material
用于生产某种产品的初级和次级材料。
分配 allocation
将过程或产品系统中的输入和输出流划分到所研究的产品系统以及一个或更多的其他产品系统中。
数据质量 data quality
数据在满足所声明的要求方面的能力特性。
本报告应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依据ISO 14040和ISO14044等国际标准的相关规定,利用Ecoinvent 3.11数据库及openLCA软件对铝板带材产品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
本报告以中铝瑞闽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铝板带材产品为研究对象,主要的研究目的包括:
(1)核算中铝瑞闽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生产的铝板带材产品的环境影响。
(2)进行各环境影响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贡献分析,包括原材料获取阶段、生产阶段和废物处理阶段并包括原材料运输到厂的运输阶段排放。
(3)全面评估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对环境的影响,帮助企业决策者识别生产工艺过程的改进点,促进资源高效利用和实现环境保护,增强企业和产品的可持续性发展。
本报告中评价的声明单位为中铝瑞闽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1kg 铝板带材产品。
如图3所示,本次生命周期评价的系统边界为“从摇篮到大门”,包括中铝瑞闽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铝板带材产品原材料获取阶段、原料运输阶段、生产阶段、废弃物处理阶段,边界不包括产品分销、使用阶段、产品废弃处置及回收阶段。本报告核算时间范围是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
1、上游原料的碳排放受到数据可获得性限制,部分原辅料仅包含原材料部分,排除加工成型过程,例如对于塑料材质(如塑料薄膜、塑钢带等)不包含注塑过程的碳排放。
(1)公司生产过程会产生大约16270.02吨的铝渣,这部分铝渣中的47%会回收再利用,应该考虑其回收的正向环境效益。故本次计算采用边界扩大法,废铝渣经过一个回收过程和再轧制过程处理,用以替代部分低碳铝锭。
(2)为精准反映中铝瑞闽的上游主要原材料低碳铝锭是以水电铝锭为主的能源消耗特性,本次核算对 Ecoinvent 数据库中“aluminium production, primary, liquid, prebake | aluminium, primary, liquid | Cutoff, U - CN”数据条进行了改造:依据该企业 2024 年水电占总用电量95%的实际情况,将数据集中95% 的电力消耗设定为水电,其余5%为普通电网电力。随后,铝锭数据集引用该特异性液铝数据条,替代原先的普通铝锭。
(1)由于数据库的限制,硅藻土的背景数据选用与其成分接近的硅砂替代,与实际情况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
(2)由于数据库的限制,轧制矿物油的背景数据选用与其成分接近的润滑油替代,与实际情况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
(3)由于数据库的限制,废气氯化氢的背景数据选用与其成分接近的氯化物替代,与实际情况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
主要数据(进入生产系统的材料或能量流)来自中铝瑞闽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设施,参考期为 2024年1月至 2024年12月,具有非常好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在LCA核算中,与材料或能量流生命周期影响相关的背景数据,均来源于 Ecoinvent 3.11数据库。该数据库是全球范围内覆盖工业流程、材料生产、包装生产、运输等领域的较完整且广泛使用的数据集。 从地理层面来看,数据均采集自研究区域或覆盖研究区域的更大区域范围,因而具有代表性;在技术层面,数据源于采用与目标和范围中定义的相同技术水平的过程和产品,确保了技术代表性;在时间维度上,数据与参考年间隔处于合理范围内,同样具有时间代表性。
铝板带材产品所需的原料主要是铝锭、扁锭等,所需的辅料主要是硅、液压油、自来水等。原辅料的投入量见下表2、表3、表4。
运输阶段考虑原料从生产地到生产工厂以及废弃物从工厂到废弃物处置场的运输方式和距离。具体数据见表5。
铝板带材产品生产阶段的能源输入主要是电力、天然气、以及少量的柴油。
废弃物包括废气、废水以及固体废弃物。其中废气主要为VOCs、颗粒物、二氧化硫、非甲烷总烃等,固体废弃物主要为含油污泥、含油硅澡土、铝渣等。
公司铝板带材产品生产过程所需的能源、产生的废弃物如表6、7所示。
本报告主要采用ecoinvent - EF V3.1评价方法进行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下表8对所有环境影响类别、影响指标、单位等做了详细说明。
根据5.1阐述的方法体系和编制的生命周期总清单数据,使用ecoinvent - EF V3.1评价方法进行了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得到的1kg铝板带材产品的环境影响特征化结果如下表9。
根据表9中的特征化结果,针对三个主要阶段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得到各阶段对环境影响贡献比重的情况,如下图4所示,有助于辨识中铝瑞闽铝板带材产品生产中产生严重环境影响的阶段。
生产1 kg 铝板带材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GWP-total为8.26E+00 kg CO2 eq.,主要是由于原材料获取阶段所导致,其贡献占比为88.38%,生产阶段和运输阶段对GWP-total的贡献占比为9.32%和2.31%。在所有环境影响类别中,原料获取阶段贡献均处于主导地位,贡献占比在64.37%至98.51%。运输阶段在各环境评价指标中的贡献度占比均最低。
本产品原料获取阶段对环境影响的贡献率偏高,可考虑其作为主要的减排点,通过使用更多再生锭替代普通铝锭,从而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为了进一步确定原料中哪些物质对结果的影响最显著,本报告进一步对原材料获取阶段的贡献度进行了分析,具体见下图5。可见,在GWP-luluc环境指标中扁锭的影响较为明显,在ETP-fw(organics)环境指标中,低碳铝锭的影响占比达到了63.41%。在其他环境影响类型中,热轧卷的环境影响贡献均最为显著。
进一步分析生产阶段各类能源的贡献度,见图6,发现在ETP-fw(organics)、HTP-c(organics)、ODP 指标中,天然气所造成的各环境类型的影响较大,贡献度分别为71.74%、52.11%、69.32%。其他指标中贡献度较大的是电网用电,占比为24.86%至98.95%。
敏感性分析是评价有关因素在特定条件发生变化时对指标的影响程度。考虑到低碳铝锭对于所有环境指标的影响都很大,故设定以下情景:假设在铝板带材的生产中,使用再生锭替代10%低碳铝锭,分析该因素导致的环境评价指标的变化率(%)大小。通过模型重新计算得到最终环境影响指标的结果变化率和敏感性分析结果,如表10所示。
从表10可知,在铝板带材生产中如果减少10%的低碳铝锭的使用比例,用以等量的再生锭进行替代,将使最终环境影响进一步优化。ADP-minerals&metals的结果变化最为显著,结果变化7.32%,敏感性为73.21%。ETP-fw(inorganics)对原料低碳铝锭消耗变化最不敏感,其最终结果敏感性为-2.47%。
本评价中所涉及的数据清单相对于其评价目标、范围、系统边界和质量准则完整,包括:
包含了原料的获取阶段、原料运输阶段、产品的生产阶段;
包含了与产品生命周期各过程相关的所有原料和能源的输入;
包含了与产品生命周期各过程相关的污染物的输出数据。
一致性检查的目的是确认假设、方法和数据是否与目的和范围的要求相一致。本评价中已检查企业所提供的数据的一致性,确保数据 保持一致或者在相关误差范围内。
本研究应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依据ISO 14040及ISO 14044等国际标准的相关规定,对 1kg 铝板带材产品进行生命周期评价,主要的结论如下:
(1)生产1kg 铝板带材产品生命周期的全面环境影响如下:全球增温潜势GWP-total为8.26E+00 kg CO2 eq.,酸化累积潜势AE为5.84E-02 mol H+ eq.、生态毒性潜势-淡水ETP-fw为3.55E+01 CTUe.、非生物消耗潜势-化石ADP-fossil为8.54E+01 MJ, net calorific value、富营养化潜势-淡水EP-freshwater为2.36E-03 kg P-Eq.、富营养化潜势-海洋EP-marine为9.57E-03 kg N-Eq、富营养化潜势-陆地EP-terrestrial为9.81E-02 mol N-Eq、人体毒性潜势-癌症HTP-c为5.38E-09 CTUe、人体毒性潜势-非癌症HTP-nc为7.25E-08 CTUh、电离辐射潜势IRP为2.60E-01 kBq U235-Eq、土壤质量潜势SQI为1.99E+01 dimensionless、非生物消耗潜势-矿物和金属ADP-minerals&metals为4.53E-05 kg Sb-Eq、臭氧消耗潜势ODP为6.07E-08 kg CFC-11-Eq、颗粒物影响潜势PM为1.26E-06 disease incidence、光化学臭氧生成潜势POCP为3.18E-02 kg NMVOC-Eq、水消耗潜势WDP为1.34E+00 m3 world eq. Deprived。
(2)在全球温室气体GWP -total中原材料获取阶段贡献度最大,其贡献占比为91.10%,生产阶段和运输阶段对GWP-total的贡献占比为7.50%和1.34%。在所有环境影响类别中,原料获取阶段贡献均处于主导地位,贡献占比在66.92%至98.51%。运输阶段在各环境评价指标中的占比都非常小。
在GWP-luluc环境指标中扁锭的影响较为明显,在ETP-fw(organics)环境指标中,低碳铝锭的影响占比达到了63.41%。在其他环境影响类型中,热轧卷的环境影响贡献均最为显著。在ETP-fw(organics)、HTP-c(organics)、ODP 指标中,天然气所造成的各环境类型的影响较大,贡献度分别为71.74%、52.11%、69.32%。其他指标中贡献度较大的是电网用电,占比为24.86%至98.95%。
(3)本产品原料获取阶段对环境影响的贡献率偏高,可考虑其作为主要的减排点,通过使用更多再生锭替代低碳铝锭等,从而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本报告通过对再生锭替代低碳铝锭的情景进行敏感性分析,发现:在铝板带材生产中如果增加10%的再生锭的使用比例,用以替代等量的低碳铝锭,将使最终环境影响进一步优化。因此,可以考虑将此作为今后公司进一步实现节能减排的一个重要举措,持续推进,助力公司达成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长期愿景。
版权所有 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4488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155
地址: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北大街62号